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今年以來,在抗擊新冠肺炎的嚴峻形勢下,煙臺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多措并舉,有效保護了市場主體的創新熱情,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提質增效,鄭重承諾,專利預審服務周期壓縮至7天
為使申請人能盡快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正式申請,獲得較早的專利申請日,保障申請人利益最大化,2020年伊始,中心全面推廣使用專利預審信息化管理系統,優化預審員角色配置,完善工作制度和服務流程,服務質效大幅提升,并做出鄭重承諾:所有申請自提交之日起7天內結案,并接受全煙臺市創新主體和服務機構的監督。今年以來,已接收42家創新主體通過系統提交的各類專利申請136件,預審合格60件,已授權52件,平均預審周期僅為6.1天。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下,為提升專利預審服務質效,促進專利快速審查通道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心分批次在芝罘區、萊山區、開發區3個縣市區召開2020年專利代理機構座談會,會議通報了2019年專利預審工作數據,詳細分析各代理機構提交的專利申請未進入快速審查通道或被退回普通程序的具體原因,強調了注意事項并聽取了代理機構的工作建議。座談會的開展,為預審人員和專利代理機構搭建了相互交流的平臺,及時發現問題,共商解決方案,促進全市專利代理和專利預審服務水平不斷提升,為煙臺市新舊動能轉換和經濟創新發展提供助力。
此外,中心另出臺措施,為疫情防控相關單位開通綠色通道,通過系統提交注冊申請后半天內審核完畢,備案申請優先審核并上報國家知識產權局,待國家局批準后即可向中心請求專利預審服務;對疫情防控相關專利申請存在的缺陷提供全面修改建議,自接收申請之日起3天內結案。現已為煙臺舒朗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等21家榮登“煙臺抗疫產品設計創新先鋒榜”的企業提供多次服務。
全面發力,眾“智”成城,維權援助護航“健康中國”
專利維權存在舉證難、周期長、成本高、賠償低、效果差等弊端,嚴重挫傷企業的創新積極性。中心以“急企業之所急,想企業之所想”為出發點,疫情期間,通過熱線、微信等方式提供不見面定制服務,辦結18件知識產權方面維權援助案件,包括為煙臺某升降機企業侵犯美國公司專利案件提供侵權判定和處理建議,為某醫療防護用品公司提供防疫護具專利檢索分析的專業指導。與此同時,中心還充分發揮專業特長,積極整合各類資源,全面加強對疫情防控的專利信息服務工作,為本地防護服、口罩等醫療用品生產提供防疫護具方面的專利檢索和分析指導,為專業人員和社會公眾提供專利信息資源支撐。從口罩專利申請量、申請地域分布、國別差異以及口罩相關企業專利工作對策等維度,完成一份7000字的口罩專利檢索和分析報告并公開,供國內口罩制造企業參考,為“健康中國”提供了知識產權的煙臺力量。
此外,中心對現有維權援助協作單位進行調整,在全國范圍內向社會各界公開征集首批入庫的協作單位和專家,增加和充實維權專家隊伍,強化國內外知名專家的智力支持。目前,已收到19個協作單位和85個專家申報材料。
精準施策,排憂解難,導航運營助推高質量發展
隨著專利導航產業發展理念的不斷普及,專利導航相關項目實踐的日益豐富,中心不斷強化專利導航和專利運營工作力度,積極推動知識產權運營體系建設。今年以來,圍繞煙臺市重點產業及關鍵技術領域,積極開展2020年專利導航產業發展項目申報工作,經各縣市區市場監管局對轄區內優質專利導航項目審核和推薦,于3月11日組織專家對確定的26個項目進行評審,最終推薦4個企業和6個高校科研院所專利導航項目參與山東省專利導航項目評審。并對2019年度煙臺市3家省級專利導航項目及5家市級專利導航項目進行跟蹤,統一進度安排,規范咨詢機構服務工作流程,推動項目順利開展。
為推動煙臺市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讓更多中科院優質專利成果更好地服務煙臺企業,中心聯合煙臺國際技術市場組織煙臺市企事業單位參與2020年中科院專利成果拍賣會(煙臺站)活動,共篩選出與煙臺產業需求有較高的契合度的專利95件,涉及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生態環保、新能源等領域,促進我市企業的創新發展。同時,發揮煙臺市專利權“政銀保”融資試點服務平臺作用,開設專利質押融資綠色服務窗口,深入山東舒朗服飾股份有限公司、煙臺東方威思頓電氣有限公司,引導企業以其擁有的商標、核心專利質押申請貸款,搭建企業和銀行之間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平臺,有效緩解企業資金困難,用實際行動為企業“排憂解難”,全力支持企業研發生產。
刀刃向內,自我革命,實施流程再造開展標準化建設
為加快構建適應高質量發展的體系嚴密、規范有序、運轉高效的新型知識產權工作體系,發揮標準化在知識產權工作中的保障性和引領性作用。從3月中旬開始,中心全面實施流程再造開展標準化建設,秉持“刀刃向內、自我革命”的精神,加快預審確權、維權援助、導航運營等涉企、為民服務重點環節流程再造。圍繞中心職責,梳理各業務事項,編制中心業務辦理標準體系目錄和綜合管理標準體系目錄。在預審確權業務領域,整合企業備案、業務受理、專利預審等內容,制定業務辦理統一流程標準;在維權援助業務領域,整合維權咨詢、維權援助等內容,形成統一完善的維權援助業務流程標準;在導航運營業務領域,整合專利導航、專利運營和質押融資等業務內容,形成為市場主體提供導航運營服務的標準指南;在綜合管理方面,圍繞公文辦理、文稿起草及報送、會議組織、公務活動、財務管理、人事管理、信息管理、黨建等方面,優化管理流程,細化管理事項,按照“一事項一標準”的原則,建設中心綜合管理標準體系。
流程再造開展標準化建設,將進一步明確崗位職責,優化為民服務流程,初步打造起集中統一、標準規范、權威高效的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標準工作體系。
尋標對標,爭創一流,開創知識產權工作新局面
化工產業是煙臺支柱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是煙臺市五個千億級產業之一,形成了基礎化學原料制造、合成材料制造、專用化學品制造及橡膠制品業、冶金副產綜合利用等多門類產業體系。2020年中心爭取將化工產業納入專利預審服務范圍,并做好化工產業創新主體備案名單及IPC分類號(國際專利分類)匯總、人員招聘、上崗培訓等前期準備工作。待國家知識產權局批準后盡快開展化工領域專利預審服務,助力新舊動能轉換及知識產權強市建設。
持續開展“精準業務宣講”是2020年度中心另一重點工作,下一步將加強與各縣市區局的交流合作,主動進駐食品、機械裝備制造、化工領域專利大戶和創新力較強的民營企業開展業務精準宣講,對瞪羚和獨角獸企業、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煙臺片區內企業進行重點推介,助力其創新成果快速獲得專利權,指導做好專利深度挖掘、專利快速審查、專利布局及運營等相關工作,切實做到全方位、一條龍服務。同時,以實施流程再造開展標準化建設為契機,全面梳理各科室業務職能、工作需求及流程制度,按照“國內一流、行業領先”的思路,做好云上NQI(國家質量技術基礎)+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把線下知識產權業務辦理轉變為線上辦理,提供開放性的綜合性交流平臺,實現包括點對點咨詢、語音咨詢、留言咨詢、視頻咨詢、機器人自動咨詢回復在內的線上NQI專業組群咨詢功能;提供線上培訓,實現培訓企業、培訓專家、培訓員工等信息連接互通,直播、回播相結合,進一步提升煙臺市知識產權服務能力,推動煙臺制造業提質升級,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
| 亚洲日本韩国欧美特黄 | 亚洲男人在线天堂2019香蕉 | 日韩肏屄久久网站视频 |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影院 | 亚洲成色最大综合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