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幾十年中,菲律賓作為一個多元文化的大熔爐得到了蓬勃發展。這讓全世界都意識到菲律賓實際上是一個能夠讓來自不同族裔以及擁有不同信仰的人們都和諧相處的國家。換言之,這是一個能夠激勵不同族群朝著同一個目標前進,并能讓每一個人都能從這個合作過程中受益的國家。
110個完全不同的語言族群(上述人群數量估測大約在1400萬到1700萬人之間)成為了“多樣性”的最佳注解,而這些族群保持了幾個世紀的信仰以及知識也對眾人所熟知的、菲律賓國家形象的演變做出了無法磨滅的突出貢獻。
原住民的文化、傳統、知識、制度以及實踐為這個國家帶來了無價的文化瑰寶,并滿足了菲律賓在美學領域的沖動與需求。由于人們可以親眼看到這些能夠激發出創意靈感的資源,因此這些來自原住民的禮物也為菲律賓人開展創新成果提供了有利支持。
除了引人入勝的傳統藝術,得益于其能夠推動經濟發展的生物資源領域的耕地技術和淵博的知識,原住民還成為了很多重要行業(諸如農業和醫藥)的發展引擎與基石。
此外,隨著要求保護環境以應對氣候變化的呼聲變得越來越高,預計原住民將會發揮出更加重要的作用。在看到原住民從內心深處就很敬畏大自然的獨特信仰和理念之后,全社會都可以學會應該如何與周圍的環境和諧相處。
盡管原住民對于全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并占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時至今日他們仍要不斷努力大聲疾呼以讓其他人聽到自己的聲音。例如,有些原住民會希望保留下原本就屬于自己的基本土地所有權,而另一些則會呼吁本部落的文化信仰和實踐能夠得到尊重。
由此可見,一個能夠幫助原住民在某種程度上控制住其所擁有的遺傳資源、傳統知識以及傳統知識表達方式的使用和開發權利的知識產權制度將會改善原住民當前所面臨的情況。
在保護原住民傳統知識時所遭遇到的挑戰
原住民的遺傳資源、傳統知識以及傳統知識的表達方式給予了他們獨一無二的族群身份標識。這是一個由全體原住民共同擁有的、充滿活力的“知識體系”,其不斷地發展和壯大并在大部分情況下會以一種不成文的方式傳承給多代人。不過,鑒于遺傳資源、傳統知識以及傳統知識表達方式的自身特點,人們似乎很難以常規的知識產權制度來為其提供保護(知識產權制度往往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授予相關個人或者實體以專有權利)。例如,專利的保護期只有20年,而在上述保護期到期之后,這些專利很有可能會迅速進入到公共領域以供所有人使用。
為了明確人們應該如何嚴格按照知識產權制度來保護原住民的遺傳資源、傳統知識以及傳統知識的表達方式,世界各國已經發出了要就此制定出對應的法律文書的倡議。其中一種觀點是原住民的遺傳資源、傳統知識以及傳統知識的表達方式可以“和平地”添加到現有的知識產權制度之中。而另一種觀點則是希望能夠在現有的知識產權制度之外單獨為上述遺傳資源、傳統知識以及傳統知識的表達方式提供一種特殊的保護。
當然,在國際性的法律文件出現之前,各個司法轄區中現行的知識產權法律仍然能夠在某種程度上為那些源自于原住民遺傳資源、傳統知識以及傳統知識表達方式的創新成果提供保護。
例如,菲律賓T’nalak Tau Sebu公司生產的(實際上大部分都是由緹伯利族女人手工編織出來的)T’nalak織物產品就已注冊了一個集體商標,而且每隔10年即可續展一次。同樣,菲律賓在此前簽署的《伯爾尼公約》以及修訂后的《1998年菲律賓知識產權法典》均可為各類藝術和文學作品提供保護。
除了來自法律層面的挑戰,這里還會有一些存在于實際操作層面上的挑戰,例如難以區分某個文化創意作品究竟是真的是源自于原住民社區的產品,還是僅僅只能算是一件受到原住民文化或者設計啟示的產品。實際上,隨著包含原住民族群元素的編織物和紡織品逐漸被全球的時尚界所追捧,這種擔憂也變得越來越現實。
菲律賓知識產權局為保護傳統知識所作出的努力
2017年,菲律賓知識產權局(IPOPHL)與國家原住民委員會(NCIP)共同發出一份聯合行政命令。這兩家機構主要負責為該國原住民社區的權利提供保護。而上述聯合行政命令則對與使用了原住民知識體系的知識產權申請有關的細則和條例作出了規定。
為了根據上述聯合行政命令嚴格履行自身職責,IPOPHL正在對其現有流程進行審查,包括可能會對知識產權申請流程中所要用到的表格作出修訂。舉例來講,IPOPHL的專利部門正在對發明、實用新型以及工業品外觀設計的申請表格作出修改。根據修改后的版本,如果涉及原住民的遺傳資源、傳統知識以及傳統知識的表達方式,那么申請人將須要公開其發明或者作品的原始來源以及創作靈感,同時在符合相關規定的情況下,申請人還需要提交從原住民處獲得的許可文件。
同時,IPOPHL還是由菲律賓環境與自然資源部牽頭的技術工作組的成員。根據環境與自然資源部的規劃,IPOPHL將會認真執行菲律賓有關遺傳資源和傳統知識的取得與利益分享框架。而這個規劃的宗旨就是建立起一個行之有效的框架,以確保原住民社區能夠公平地分享因各行業利用與商業化其植物資源與產品而帶來的收益。
有鑒于此,IPOPHL建議原住民社區以及各個行業可以根據上述聯合行政命令聯手為其共同創造出的產品或者工藝提供知識產權保護。而開展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勢必能幫助原住民社區從其遺傳資源中獲得一份合理的收益。
來自于國際社會的動力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的成員們在2001年成立了知識產權、遺傳資源與民俗的跨政府委員會,并希望以此來為原住民的遺傳資源、傳統知識以及傳統知識的表達方式制定出一套統一的國際保護體系。
2019年,上述跨政府委員會的主席提交了有關保護原住民遺傳資源、傳統知識以及傳統知識表達方式的國際性的法律文書草案。目前,有關各方正在就這些國際法律文書進行討論。不過,某些國家在一部分條款上仍存在著分歧,例如發明申請的強制公開等問題。
上述跨政府委員會原本計劃在2020年3月舉行一次會議,但是由于新冠病毒疫情的突然爆發,該會議已被取消。
不過,IPOPHL仍派出代表團前往瑞士日內瓦,并參與了相關問題的談判工作。最后,衷心希望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得到緩解之后,上述跨政府委員會能夠在WIPO的領導之下繼續實質性地推進相關的工作,以為原住民遺傳資源、傳統知識以及傳統知識表達方式的保護工作提供指導。(編譯自:www.ipophil.gov.ph)
翻譯:劉鵬 校對:李艷秋
| 亚洲精品在看在线观看精品91 | 亚洲日韩精品第一页一区 | 中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另类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线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