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企業通過籌集資金的形式來促進企業的發展、為研發提供資金支持并創建收入渠道實屬不易。一般情況下,較早地進行融資能夠帶來的好處還包括通過獲得專利的方式來保護企業的專利技術所花費的成本相對較低。
然而,企業僅靠獲得專利并不能阻止專利侵權行為的發生。侵權者也知道除非專利所有人準備好執行專利權,否則僅靠獲得專利來制止此種行為所能產生的作用非常渺小。
這也是成長型企業在力圖通過有限的資金來維持企業運行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然而,通過法律訴訟來起訴專利侵權行為通常會花費較高的成本,并且還可能會花上長達數月甚至數年的時間。在這一過程中,由于競爭對手一般會通過低價來銷售山寨產品,因此這些成長性企業可能會面臨銷量驟降以及利潤空間不斷壓縮的風險。
不僅初創企業會因此而遭遇到重創,那些相對成熟的企業也會被拖進專利侵權的逆流當中。
此外,許多成長型企業的知識產權或在商品交易會中被竊取,或在商品制造過程中被分包商所竊取。
在上述情形中,企業實施知識產權保護所花費的成本不僅損害了其長期的發展戰略,還消耗掉了維持自身正常運轉和發展計劃所需的資金。
語音識別軟件專家邁克爾.菲利普斯(Michael Phillips)無疑提供了一個具有啟發意義的案例。當菲利普斯的發明被用于美國蘋果公司的語音助手Siri中時,他認為自己的公司即將獲得迅猛發展。然而,另一家公司隨后挑戰了其專利權。盡管菲利普斯在該訴訟中獲勝,但他在這場法律訴訟中的花費高達300萬美元,而且最終不得不面臨公司被收購的危險。
菲利普斯曾指出,“在身陷這次法律訴訟泥潭之前,我們極有可能會改變世界。”
在創業資金即將用盡之際或其他收入流開放之前,通過法律訴訟手段來保護知識產權永遠不會是初創企業尤其是成長型企業的首選方案。
因為那些選擇精益投資機會的企業家通常無法為法律訴訟支付數百萬美元的費用。因此他們必須致力于產品的研發和銷售,并明白未來有可能會遭遇到專利侵權。
當這些企業家的知識產權遭到竊取時,從傳統意義上來講,他們通常會采取下列糟糕的方法來應對:賣掉自己的資產來支付法律訴訟費用;做好長期戰斗(法律訴訟)的準備并希望在訴訟結果塵埃落定之際自己的產品仍有價值。
當初創企業在專利訴訟中受到訴訟成本的制約后,上述一切情況都會發生變化。然而,如果有投資者愿意支付這些費用,這對于初創企業而言也不失為是另一種可選方案。這種解決方案被稱為訴訟融資,一種被視為僅可用于法律訴訟的融資選擇。但是這種融資方案的適用范圍實際上非常廣泛。
如果一家企業有著強烈的法定求償權并具有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措施,那么投資方可為其墊付相關訴訟費用以確保法律訴訟結束后該企業能夠正常運轉,而投資方也可以獲得一定的收益。
雖然多數訴訟融資公司主要致力于為初創企業預付律師費以及執行費等相關費用,但訴訟融資還可以為初創企業提供救生圈以確保法律訴訟結束后這些企業能夠繼續運轉(例如聘用員工、擴大生產或開發新產品)。此種融資可為創業資金用盡的企業提供資金支持,且不會帶來典型創業投資者所會面臨的諸多風險。訴訟融資是對受資方能否勝訴而進行的無追索權的投資。
在多數情況下,訴訟融資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如果受資方勝訴,那么訴訟融資公司通常會獲得一定比例的收益。然而,如果受資方敗訴,那么其無需向訴訟融資公司支付任何費用。此外,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或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的訴訟中所使用的訴訟融資也具有一定的靈活性。此類機構的訴訟追求的是禁令性救濟而不是金錢救濟。實際上,在不同的司法管轄區靈活處理專利侵權訴訟在全球科技競爭的環境下至關重要。
在亞洲和歐洲,如果企業在專利訴訟中敗訴,那么這意味著其會遭受到巨額的收入和利潤損失。因此,具有完善知識產權戰略的企業將會在全球開展保護其技術的活動。此外,在全球獲得保護專利的排除令與在美國法院贏得價值數百萬美元的法律訴訟一樣寶貴。而經驗豐富的企業目前可采取上述兩種方法舉措。
目前,美國的一些企業已經運用上述戰略來阻止海外制造的侵權商品的進口,同時其還獲得了外國競爭對手的寶貴授權。訴訟融資戰略的應用非常成功,其促使企業能夠執行自己的知識產權,同時還能夠拓展自己的業務。盡管法律訴訟會對初創企業造成一定的損害,但其也可以轉變成這些企業獲得收益的一次良機。(編譯自www.ip-watch.org)
|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 | 久久精品2021国产 |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一区二区 | 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久久免费丝袜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