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墩難求”雖有遺憾,杜絕盜版產品、尊重知識產權的社會氛圍卻倍添榮光;市場的侵權風險點雖然繁冗細微,縱橫聯動的知識產權共治機制卻能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制止、有力查處;互聯網環境下的侵權路徑雖然更加隱密復雜,督促、指導、規范的“觸手”卻已經先一步觸達平臺企業……北京這座“雙奧之城”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為“冬奧時間”增添了奕奕光彩,一份份工作經驗淬煉為寶貴的“冬奧遺產”,為北京未來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開展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開拓了護航發展新局面。
全方位 立體化 高效能
2021年11月,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奧林匹克標志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方案》要求,北京市印發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奧林匹克標志知識產權保護實施方案》,建立起由北京市知識產權局牽頭,公安局、檢察院、法院、海關等13家市級單位參與的工作專班,形成了市級橫向協作、市區縱向聯動的立體監管網絡。
“橫向上,專班成員單位之間及時移送線索、充分共享信息、集中會商問題。縱向上,從市級到區級,知識產權保護的‘觸角’深入到基層執法一線。”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副局長周立權介紹。
今年1月,全國首個提起公訴的侵犯北京2022年冬奧會吉祥物、會徽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就是依托這一機制得以高效辦理。“當時,石景山區文旅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安分局和檢察院組建了聯合辦案組,區司法局參與協調配合,赴上海、浙江調查取證,區法院最終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對3名被告人作出有罪判決。該案件的高效辦理,在冬奧會舉行期間樹立了部門、區域協作執法的范例。”周立權介紹,自2021年10月至冬殘奧會閉幕,北京市涉奧知識產權侵權行政立案110余件,結案35件,涉奧制假售假刑事立案20件,以侵犯知識產權罪提起公訴并審結3件。
信息共享、應急指導、跨區域協作等機制的建立,同樣為高效解決知識產權侵權糾紛提供了有力支撐。“其中,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將‘快’發揮到了極致。”周立權介紹,用行政手段加強事前監管,發現問題督促整改,引導企業合規經營,營造尊重知識產權的良好社會氛圍,這是高效能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成果。
“冬奧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開展,為形成跨部門、跨區域、上下聯動的知識產權社會共治機制提供了一個契機和實驗,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經驗。”周立權表示。
溯源頭 抓重點 強宣傳
賽前摸底,建立保護清單,面向重點企業開展冬奧知識產權保護承諾書簽訂工作,對企業進行約談,督促其開展自律自查;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堅持常規檢查,針對場館周邊、旅游景區等重點區域加強巡查,嚴厲查處各類侵權案件,從源頭上預防侵權假冒行為發生。“從去年10月到現在,北京市執法部門開展冬奧專項及常規檢查近3800次,出動1萬余人次,有效做到防范在先。”北京市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保護處負責人介紹。
短視頻侵權、直播平臺帶貨侵權、隱性營銷侵權等是近年出現的新的知識產權侵權行為,也是冬奧知識產權保護的重點。在對互聯網領域予以重點監管方面,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在國家知識產權局指導下,聯合多部門約談重點企業,強化體育賽事知識產權保護,指導電商平臺成立工作小組,及時處理侵權投訴。“此前,一些短視頻平臺、直播平臺的知識產權篩查審核機制并不健全。在冬奧期間,我們及時同平臺企業溝通移交侵權線索,幫助平臺企業完善篩查審核機制,最快可4分鐘完成侵權鏈接處置,提高了各類互聯網平臺的侵權信息處理效率,也引導了企業合規經營的意識。”上述負責人說。
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后,冰墩墩“一墩難求”,一批制假售假、倒買倒賣行為在各大互聯網平臺上出現。北京市各級執法部門充分利用大數據,對包括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在內的侵權易發領域開展監管。如豐臺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建立“慧眼監管系統”,在“豐臺區線上商品庫”中抓取含有“冬奧”“冬奧吉祥物”等文字圖片的商品信息,快速反應制止違法使用奧運標志的經營行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雖然‘一墩難求’,但絕大多數社會公眾還是堅持購買正版產品。”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宣傳教育處負責人介紹,冬奧會籌辦和舉行階段的各類宣傳是提升社會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絕佳契機。在北京市的一臺臺公交、地鐵電視上,在北京市大大小小的企業孵化器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工作站里,冬奧公益宣傳片循環播放,電視廣播節目里也在呼吁保護冬奧知識產權,還通過手機短信提醒、進區入企發放資料等多種渠道向公眾普及知識產權知識,有力提高了社會公眾的知識產權意識,在全社會營造出尊重奧運知識產權的良好氛圍。
走過“冬奧時間”,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繼續不斷強化。這份寶貴的“冬奧遺產”將繼續為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 亚洲制服中文字幕 |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综合5g | 人人做人人爱在碰一区三区 | 亚洲人成欧美中文字幕午夜 | 亚洲一本大道中文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