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將具有市場前景和技術創新性的專利實施開放許可;支持知識產權服務窗口和保護機構向民營企業提供知識產權政策咨詢等服務……在前不久舉行的國家知識產權局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安徽運用知識產權服務民營經濟發展,換來“真金白銀”的生動實踐吸引了廣泛關注。
提質增效 營造一流營商環境
安徽科創企業林立、創新資源富集,如何有效發揮知識產權制度的效能,是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一道“必答題”。
“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安徽省知識產權局主動對標滬蘇浙,根據省委、省政府部署,聚焦創建一流營商環境目標任務,成立工作專班,強化政策實施,不斷激發市場主體創新創造活力,取得明顯成效。”安徽省知識產權局局長程胤介紹,一方面,安徽加強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試點示范城市、縣域、園區建設,目前擁有各類試點示范27個;另一方面,安徽深入實施專利轉化專項計劃,組織申報確定專利轉化專項計劃項目60個,全省23家企業和3所高校發布專利開放許可信息89條。
此外,安徽大力加強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司法保護、協同保護、源頭保護,持續開展專利、商標等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知識產權保護水平進一步提升。安徽聯合出臺13項政策措施,建成171人的培訓師資庫,聘任技術調查官146名、社會監督員71人,建立起一支近萬人的知識產權專員隊伍。
便民惠企 服務區域協同創新
安徽省委連續兩年的“新春第一會”聚焦“改進工作作風、為民辦實事、為企優環境”,吹響了高質量發展的強勁號角。其中,構建便民利企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充分發揮知識產權激勵創新和促進發展的重要作用,為安徽建設創新型知識產權強省提供了有力支撐。
“統籌布局全省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網絡,全省網點覆蓋率達到81.3%,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程胤表示,為進一步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安徽大力提升政務服務質量水平,專利電子申請率達到99.65%,位居全國第二位;針對性開展產業專利導航工作,已建成安徽省專利導航服務基地21家,實施專利導航項目35個,全省高效服務科技創新創造的知識產權服務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建設專業商標品牌基地是安徽打造品牌經濟、激活區域發展潛力的一大有力舉措。安徽積極培育區域商標品牌,新增省級專業商標品牌基地61家,2659個骨干企業為安徽經濟發展貢獻超過3500億元產值;對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申請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最快7個工作日內予以核準,累計培育地理標志商標218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87個,為5000余家企業和70萬余農戶帶來700多億元的“真金白銀”。
安徽省知識產權局與七大商業銀行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合肥代辦處在蕪湖、蚌埠、馬鞍山等地設立咨詢服務工作站,實現“直通車”式知識產權服務新模式……安徽主動靠前服務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為推進長三角區域協同創新貢獻了智慧。“下一步,我們將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助力安徽創新發展。”程胤表示。
| 欧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片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日韩第八页在线 |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观看 | 激情综合五月天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