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自主創新,我國高鐵領域喜訊頻傳——
近期,我國高鐵領域喜訊頻傳。試驗列車單列最高運行時速達453公里,新一代動車組研制取得新進展;復興號動車組從西寧首發開往格爾木,青藏鐵路邁入動車時代。
“高鐵領域新進展新成績不斷涌現,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不斷加強的體現,是加快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生動實踐。”中南大學知識產權研究院執行副院長何煉紅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國之重器,高鐵的研制需要高校院所、企業等相關單位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研發過程中要堅持自主創新,做好知識產權工作,這對于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盡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具有重要意義。
新紀錄 刷新中國速度
6月28日,CR450動車組試驗列車在湄洲灣跨海大橋以單列時速453公里、相對交會時速891公里運行。6月29日,試驗列車在海尾隧道以單列時速420公里、相對交會時速840公里運行。試驗列車單列最高運行時速達到453公里,標志著CR450新一代動車組研制取得新進展。
CR450動車組試驗列車由我國自主研發。此次性能驗證試驗由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鐵集團)組織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車所屬企業、北京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中南大學等相關單位共同實施,通過開展57項科研試驗,驗證CR450動車組新技術部件的技術可行性、性能穩定性。
據國鐵集團相關工作負責人介紹,試驗開展以來,各項工作進展順利,獲取了新技術部件在不同速度條件和橋梁、隧道、曲線等不同工況條件下的數據特征。更高時速運行條件下的性能驗證試驗表明,新技術運用實現了動車組相關指標的新提升,高鐵安全性、功率、能耗、震動、加速性能、制動平穩性等重要指標將持續領先世界,為研制更高速度、更加安全、更加環保、更加節能、更加智能的CR450動車組提供了重要支撐,對于實現鐵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鞏固和擴大中國高鐵世界領跑優勢具有重要意義。
從時速200公里到時速350公里,再到如今的單列最高時速453公里試驗成功,高鐵的每一次提速升級,都彰顯了我國鐵路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中國鐵路戰略科技力量,公司在高速鐵路系統集成與聯調聯試、高速鐵路軌道、高速綜合檢測、高速列車等方面擁有技術優勢。在此次試驗中,公司充分利用這些先進技術,選派所屬單位和部門技術骨干500余人參與試驗,確保CR450動車組試驗數據充分可靠。
京滬高鐵、京津城際、京張高鐵……目前,全國已有多條線路實現350公里時速常態化運營,中國速度拉近了時空距離,不僅促進區域經濟發展,還助力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
新跨越 拓展地域廣度
7月1日8時30分,西寧火車站,C891次“復興號”動車組列車緩緩啟動,開往格爾木。這也是“復興號”動車組首次開上青藏鐵路,標志著青藏鐵路邁入動車時代。過去,從西寧至格爾木最快也要7個多小時,而乘坐C891次列車只需要5小時30分鐘,給沿線群眾出行帶來了便利。
此次投入運營的是CR200J動車組,由中國中車組織旗下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下稱中車浦鎮公司)聯合研制。列車外觀以“中國白”為底色,由“中國紅”“國槐綠”“長城灰”3種主色調構成,很有辨識度,與青藏鐵路沿線風光相得益彰。
CR200J動車組不僅速度快、“顏值”高,乘坐起來也很舒適。中車浦鎮公司科技管理部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青藏鐵路縱跨青藏高原腹地,針對青藏高原日曬強、氣溫低、氣壓低等氣候特點,CR200J動車組在防紫外線性能、電氣絕緣性能、低氣壓散熱能力、耐低溫性能、防風沙性能,以及鉤緩裝置穩定性等方面進行了整體提升。“這些技術能夠確保動車組在零下40℃,海拔3500米的高原環境下平穩安全運行。”
馳騁在“世界屋脊”上,中國高鐵實現新跨越。作為南京市知識產權示范企業,中車浦鎮公司通過建立健全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在公司營造了鼓勵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的良好氛圍,為研制高鐵保駕護航。“公司會給予提交高價值專利申請的研發人員一定的獎勵。此外,為了能積極應對知識產權糾紛,公司形成了一套技術引進、研發、生產、銷售等過程中面向專利的監督及風險控制等預案措施,并成立了緊急預案研究處理團隊,一旦發生知識產權糾紛,將快速形成應對措施。”上述負責人介紹。
“高鐵是展示國家形象的一張閃亮名片,高校院所、企業等相關單位要重視知識產權。”何煉紅表示,要進一步優化知識產權的權利配置和利益分享機制,加速推進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效益,不斷提升企業知識產權全鏈條管理能力,形成高效的知識產權風險預警和應急機制,推動鐵路科技創新不斷邁上新臺階。
憑借自主創新,中國高鐵創造了從“追趕者”到“引領者”的發展成就。展望未來,中國高鐵還將“跑”出新成績,呈現新亮點。
| 亚洲一区二区综合婷婷 |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跳舞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性欧美中文字幕 | 亚洲愉拍二区一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