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修正草案)》。會議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決策部署,嚴格落實專利法實施細則。
“此次修訂專利法實施細則,有助于專利法第四次修改的各項新增制度順利落地實施,對于營造保障和支持創新的法治環境將發揮重要作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教授曹新明表示。
為專利法實施提供制度保障
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要加強知識產權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的修改工作正是加強知識產權法治保障的重要一環。
2020年10月1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專利法的決定,修改后的專利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為配合專利法修改,國家知識產權局于2020年11月開啟了專利法實施細則的修改準備工作。
“在專利法實施細則修改過程中,我們依照修改后的專利法不斷細化、完善相關條款,旨在維護專利制度一致性、穩定性;同時,與加入相關國際條約做好銜接,這也是我國落實國際條約義務、融入國際規則的關鍵步驟。”國家知識產權局條法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專利法實施細則(修正草案)獲得審議通過,對于進一步提高知識產權工作法治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進一步激勵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和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
同濟大學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教授單曉光表示,此次修改專利法實施細則有利于保障專利法的全面實施,尤其是專利法實施細則(修正草案)關于完善專利申請和審查制度、細化專利行政保護條款的相關規定,對于進一步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營造支持創新的法治環境意義重大。
為創新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著力發揮專利法在促進科技創新和新產業新賽道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對此,曹新明分析,強化專利保護對于激勵原始創新、開拓性創新、引領性創新和顛覆性創新具有重要作用,此次修改專利法實施細則,有助于激發科技工作者的創新熱情,從而在科技創新領域開辟更多新產業新賽道。
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開展形式多樣的知識產權普法宣傳活動,大力營造保障和支持創新的法治環境。
近年來,我國全面提升知識產權工作法治化水平,夯實知識產權法治基礎。比如,知識產權寫入民法典,確立了知識產權保護的重大法律原則。完成專利法、商標法第四輪修改,建立國際上最高標準的懲罰性賠償制度及專利開放許可、藥品專利權期限補償等制度,明確規制非正常申請,配套修改專利審查指南、商標審查審理指南、侵權判斷標準、代理監管規定等一系列規章制度。與此同時,我國不斷加大知識產權普法宣傳力度,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央宣傳部(國家版權局)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21個部委聯合舉辦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積極營造“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公平競爭”的知識產權文化氛圍,推動形成保障和支持創新的良好法治環境。
針對如何為創新營造更好的法治環境,單曉光建議,我國要強化知識產權制度供給,全面提升知識產權工作法治化水平,加快推進各項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的制修訂工作,更好地服務經濟創新發展。
為國際合作貢獻“中國智慧”
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提升我國專利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水平,加強與有關國際條約的銜接。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知識產權法治建設取得豐碩成果,建立了符合國際通行規則、門類較為齊全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并成功構建了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新格局。目前,我國加入了幾乎所有主要的知識產權國際條約,2022年5月,海牙協定和馬拉喀什條約在中國正式生效。
在積極參與知識產權國際合作交流方面,我國全面深化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合作。今年是中國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合作50周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分別在北京和日內瓦舉辦了兩場重要活動,習近平總書記專門發來賀信,李強總理會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鄧鴻森一行,丁薛祥副總理出席主場活動并講話,有力引領和推動了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深入開展。與此同時,我國持續推進“一帶一路”知識產權合作機制,全面深化周邊、小多邊和雙邊知識產權合作,中國的知識產權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
“在我國知識產權制度與國際條約的銜接過程中,我們既要吸收借鑒國際先進經驗,也要在數字技術等領域貢獻中國智慧;同時,在新一輪科技革命進程中,主導國家正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我國應抓住這一歷史契機,深度參與知識產權全球治理。”單曉光建議。
| 亚洲中文字幕视频国产 | 亚洲成a人片在线电影 | 亚洲人成网77777大伊香蕉 | 亚洲三级精品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午夜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