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維權 專利預審 侵權

2024年全國知識產權局局長會議工作報告(摘編)

作者: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政務微信瀏覽次數:發布時間:2024-01-05

開拓創新  銳意進取

奮力開啟知識產權事業發展新征程

——在2024年全國知識產權局局長會議上的工作報告(摘編)

申 長 雨

2024年1月4日

一、2023年知識產權工作主要進展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是實施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和“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同時也是知識產權管理體制改革之年,具有里程碑意義。一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知識產權系統深入開展主題教育,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不折不扣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指示論述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圓滿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知識產權領域大事不斷、好事接連,事業發展穩中有進、進中提質,取得了沉甸甸的收獲,呈現出嶄新氣象。突出表現為三件大事和八個方面的重要進展。

一是中央推進了新一輪知識產權機構改革,知識產權管理體制實現重大優化調整。

黨的二十屆二中全會就完善知識產權管理體制作出重要部署,將國家知識產權局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通過改革,縱向縮短了管理鏈條,橫向加強了協同聯動,整體提升了管理效能。地方知識產權局在本輪機構改革中,也都不同程度得到優化調整,知識產權系統得到整體加強。

二是中央審議出臺了知識產權領域多個重要文件,知識產權頂層設計更加完善。

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國辦印發《知識產權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進一步優化了中央和地方事權。黨中央、國務院批準設立了國家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加強了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宏觀統籌。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和《專利法實施細則(修正草案)》,并圍繞“深入實施知識產權強國戰略,有效支撐創新驅動發展”主題,舉行國務院第四次專題學習,打出了一套知識產權領域的“組合拳”。

三是成功舉辦兩場中國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合作五十周年紀念活動,有力密切了雙方的合作關系。

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向北京主場活動致賀信,李強總理會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鄧鴻森總干事,丁薛祥副總理出席主場活動宣讀總書記賀信并講話,活動規格之高、影響之大,前所未有。日內瓦主場活動也取得圓滿成功,實現超預期效果,受到各方贊譽。

以上三件大事,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知識產權工作的高度重視,知識產權系統深受鼓舞、倍感振奮,對做好新時代新征程知識產權工作信心更強、決心更大、底氣更足。

2023年,知識產權工作還在以下八個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決有力。

一是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國家知識產權局黨組制定35項任務清單和110項責任清單,確保黨的二十大精神在知識產權領域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二是切實抓好“第一議題”制度落實和“第一要件”辦理。及時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國家知識產權局黨組制定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81項年度工作舉措,與駐總局紀檢監察組建立監督、辦理“雙臺賬”,確保各項任務落實落地。三是認真落實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和“十四五”規劃。印發年度推進計劃和地方工作要點,完成年度監測和中期評估。國家知識產權局先后與新疆、河南、陜西、浙江、上海、廣東等省區市人民政府召開共建知識產權強省推進大會,打造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戰略支點。四是做好中央檢查考核與督查激勵。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第四次納入中央督查檢查考核計劃,北京、天津、河北、遼寧、吉林、安徽、福建、湖北、四川等17個省份獲得優秀等次。上海、江蘇、浙江、湖南、廣東等5個省份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多個省份將知識產權工作納入對市縣區黨委政府績效考核。

(二)知識產權立法取得顯著進展,知識產權法治保障得到有力加強。

一是立法進程明顯加快。推動完成《專利法實施細則》修改。《商標法》修改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發布《數據知識產權地方試點工作指引》。開展《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修改研究。完成《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辦法》和《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規定》的制定。二是審查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修改發布《專利審查指南》和《規范申請專利行為的規定》等部門規章。三是地方立法有序推進。內蒙古、重慶等地頒布實施知識產權相關條例,浙江、山東等地出臺數據知識產權登記管理辦法。

(三)知識產權審查質量效率持續提升,創新主體獲得感不斷增強。

一是審查能力持續增強。全年共授權發明專利92.1萬件、實用新型209.0萬件、外觀設計63.8萬件,注冊商標438.3萬件,登記集成電路布圖設計1.13萬件。認定地理標志產品13件,核準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經營主體5842家,核準以地理標志注冊集體商標和證明商標201件。通過PCT、海牙、馬德里體系分別提交專利、外觀設計、商標國際注冊申請73812件、1166件(前11個月)、6196件,穩居世界前列。二是審查周期持續壓減。綜合運用多種審查模式,滿足多樣化需求。發明專利平均審查周期縮短至16個月,首次實現結案量超過進審量。商標注冊平均審查周期穩定在4個月,一般情形商標注冊周期穩定在7個月。專利智能審查和檢索系統上線運行,商標審查管理系統持續優化升級。三是審查質量持續提升。發明專利審查結案準確率達到94.2%,專利審查滿意度指數達86.3,連續14年保持在滿意區間;商標審查、異議、評審抽檢合格率均達到97%以上,質量底色更加彰顯。完成實用新型明顯創造性和外觀設計明顯區別審查試點,為后續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四)知識產權保護全面加強,社會滿意度保持較高水平。

一是知識產權保護重大任務有效落實。深入實施中央《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高規格推進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首批10家示范區建設全面啟動,第二批15家完成遴選。二是保護體系建設持續深化。牽頭制定《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工程實施方案》。新建知識產權保護中心8家、快速維權中心7家,總數達到112家。知識產權糾紛在線訴調對接實現省級層面全覆蓋。新批準籌建20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三是行政保護能力不斷提升。印發年度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工作方案,加強對商標、專利執法辦案的專業指導。審結10件重大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案件和65件藥品專利侵權糾紛早期解決機制案件。全系統辦理專利糾紛案件1.4萬件,同比增長50.1%。組織開展成都大運會、杭州亞運會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四是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體系進一步健全。新設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地方分中心21家、海外分中心2家,總數達到 45家,累計指導企業海外維權1300多起。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提升至82.04分,再創新高。

(五)知識產權轉化運用加速推進,支撐產業發展效能快速提升。

一是牽頭制定實施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建立部際間推進機制和局內工作專班。聯合相關部門研究制定存量專利盤活工作方案和支持中小企業專利產業化配套政策。二是知識產權市場化運營機制不斷健全。優化升級知識產權運營服務平臺體系,穩步發展知識產權金融,全國專利商標質押融資額達8539.9億元,同比增長75.4%,惠及企業3.7萬家。專利開放許可試點取得明顯成效,達成開放許可1.7萬項。三是知識產權服務創新主體能力不斷提升。深入開展專利導航服務,主動對接十余項重點需求,支持產業布局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認定一批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總數達到10531家。四是知識產權價值加速顯現。2022年,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達到15.3萬億元,占GDP比重增至12.7%。2023年前11個月,知識產權使用費進出口總額達3345億元。評選表彰第二十四屆中國專利獎,啟動實施商標品牌價值提升行動,加強地理標志運用指導,成功舉辦大連專交會、無錫國際設計博覽會和知識產權年會。山西、廣西、貴州、云南、甘肅、西藏、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地積極推進區域品牌建設,助力地方經濟發展。

(六)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持續優化,便民利企水平不斷提升。

一是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普惠工程開局良好。開展首批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標準化城市建設試點。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地市級綜合性服務機構分別增至151家、197家和162家。二是服務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發布《知識產權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指南》,深入開展“知識產權服務萬里行”活動。三是數據信息供給能力持續提升。上線知識產權數據資源公共服務系統,開放數據總量達59種、專題數據庫達18個。四是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成效明顯。加強專利、商標代理機構行風建設和信用評價,開展商標代理機構重新備案,實現“瘦身健體”。推動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優化升級,全國知識產權服務機構超8萬家,從業人員近百萬名,年營業收入超過2700億元。內蒙古、黑龍江、江西、海南、青海、寧夏等地大力強化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更好服務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

(七)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深化拓展,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作用日益彰顯。

一是積極融入國家外交大局。黨和國家領導人見證國家知識產權局與法國、新西蘭等5國知識產權機構合作文件簽署。3項知識產權成果列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清單。二是深度參與知識產權全球治理。出席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第64屆成員國大會系列會議,深度參與各專業委員會磋商。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聯合舉辦地理標志、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等國際交流會,聯合發布《知識產權金融中國報告》。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3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我國擁有的全球百強科技集群數量首次躍居全球第一;在其評選的第二屆全球獎中,7家企業獲獎,中國占兩席,再次位居各國之首。開展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和《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知識產權問題研究,積極研提對策建議。三是深化知識產權多雙邊合作。發起舉辦首屆中國—中亞知識產權局局長會。主辦第14屆中國—東盟知識產權局局長會和系列活動。持續深化中美歐日韓、金磚國家、中日韓、中歐等機制性交流。完成第二批350個中歐地理標志產品互認互保清單公示。專利審查高速路(PPH)試點項目擴展到32個。北京、上海、山東、廣西、新疆等地積極開展知識產權國際合作,彰顯地方特色亮點。

(八)黨建和黨風廉政建設扎實推進,事業發展政治保障更加有力。

按照黨中央統一部署,全國知識產權系統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進一步夯實了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思想根基。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有效發揮。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大力加強干部人才隊伍建設,深化職稱評審改革,積極推進知識產權專業碩士學位相關工作,大力培養高素質人才。

在各項工作中,駐總局紀檢監察組貼近監督、跟進指導,與黨組同向發力,緊跟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落實情況、緊扣機構改革任務落實、緊盯“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緊貼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和“十四五”規劃等重大專項工作,不斷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一體推進“三不腐”。加強對重要節日節點的監督,聚焦機關作風、行業作風加固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堤壩,為知識產權事業發展提供堅強的紀律保障。

一年來,各省(區、市)黨委、政府更加重視知識產權工作,通過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或省政府常務會議,聽取知識產權工作匯報,審議知識產權重要議題,深化知識產權機構改革,加強宏觀統籌,加大投入力度,有力促進了知識產權事業高質量發展。

二、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更加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加快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建設

(一)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指示論述精神,準確把握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

一是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知識產權工作的新指示。一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知識產權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在致中國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合作五十周年紀念暨宣傳周主場活動的賀信中,深刻闡明了我國知識產權工作的原則立場、目標任務、思路舉措和工作重點。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維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強調,要支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深化知識產權等領域改革。在主持召開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時強調,要形成一批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等等。這些重要指示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內涵豐富,為在新時代新起點上推進知識產權事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是準確把握黨中央、國務院對知識產權工作的新部署。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提出,完善知識產權管理體制,加快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全面提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水平,將國家知識產權局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對商標、專利等領域執法工作進行專業指導。《知識產權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新增多項知識產權中央事權,進一步優化了地方事權。李強總理對知識產權工作多次作出部署,強調知識產權制度是激勵創新的催化劑、經濟發展的加速器。丁薛祥副總理也對知識產權工作提出一系列明確要求。特別是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和《專利法實施細則(修正草案)》,強調要加快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三是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要政策文件對知識產權工作提出的新任務。《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提出,要持續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加大對民營中小微企業原始創新保護力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提出,要強化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堅決打擊侵犯外商投資企業知識產權行為。《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提出,要加快建立數據產權制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健全收益分配機制。此外,在促進產業發展、推進普惠金融、建設高水平自貿區等多個政策文件中,也都對知識產權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

(二)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制度供給和技術供給雙重作用,更好服務國家發展大局

一是聚力支持全面創新,更好發揮知識產權的激勵保障作用。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需要加快完善與新技術發展相適應的知識產權工作體系,推動從源頭和底層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問題,為搶占創新發展制高點提供有力支撐。

二是聚力產業轉型升級,更好發揮知識產權的賦能增效作用。知識產權一頭連著創新,一頭連著市場,是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橋梁和紐帶。提高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效益,需要深入開展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促進專利鏈與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要充分發揮專利、商標、地理標志、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和數據知識產權的作用,促進創新型經濟、品牌經濟、特色經濟和數字經濟發展,服務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三是聚力優化營商環境,更好發揮知識產權的法治保障作用。產權保護特別是知識產權保護是塑造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方面。一個地區創新能力強不強,知識產權是核心要素,營商環境好不好,知識產權是關鍵指標。塑造良好營商環境,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需要依法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的知識產權,真正實現讓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各類企業競相發展。

四是聚力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更好發揮知識產權的服務促進作用。知識產權既是創新驅動發展的“剛需”,也是國際貿易的“標配”。推動創新要素和資源合理流動、高效聚集,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需要全面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深入研究解決其中的知識產權問題,推進制度型開放。

(三)立足機構改革新起點,全面加強知識產權系統能力建設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要持續提升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自覺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胸懷“國之大者”,堅決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以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二是增強能力本領。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要自覺當好貫徹中央決策部署的執行者行動派實干家,不折不扣抓落實,雷厲風行抓落實,求真務實抓落實,敢作善為抓落實,以務實體現能力,以落實彰顯水平。

三是強化作風建設。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在知識產權方面的“急難愁盼”問題,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要堅持嚴管與厚愛相結合、激勵與約束并重,加強對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監督,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

三、全力做好2024年知識產權重點工作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做好知識產權工作意義重大。今年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深入實施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和“十四五”規劃,以知識產權源頭保護為基礎,以轉化運用為牽引,以機構改革為契機,全面強化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工作鏈條,更大力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努力開創知識產權事業發展新局面,更好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

(一)全面強化知識產權宏觀統籌。

一要著力抓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落實。要聚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用好辦理、監督“雙臺賬”,確保件件落實、項項見效。二要持續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和“十四五”規劃實施。制定年度推進計劃和地方工作要點,加強統計監測和督促檢查。提前開展“十五五”知識產權規劃研究。要強化知識產權與國家重大戰略的協同,努力實現同頻共振,提供有力支撐。三要發揮好先進典型的引領示范帶動作用。高標準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強市、強企建設。做好全國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評選表彰。

(二)全面加強知識產權法治保障。

一要做好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實施。深入實施新修改的《專利法實施細則》和《專利審查指南》。有效落實《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辦法》和《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規定》。加快推進《商標法》及其實施條例新一輪修訂、地理標志專門立法研究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修改論證。深入推進數據知識產權保護規則構建。完成《國家知識產權局行政復議規程》修改。二要持續提升知識產權審查質量和審查效率。堅持以國家需求和用戶滿意為導向,持續推進審查理念更新、技術革新、工作創新,探索大模型技術在審查工作中的應用。完善大數據、人工智能、基因技術等新領域新業態專利審查標準,擴大加快審查規模,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三要持續推動知識產權申請質量提升。堅持高質量導向,完善評價體系,加強申請前評估,提升代理機構服務質量和水平。

(三)全面推進知識產權轉化運用。

一要深入實施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以專利產業化為目標,全面梳理盤活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推動高價值專利與企業精準對接、加速轉化,切實解決專利轉化渠道不暢、動力不足等問題。二要健全產業知識產權協同發展機制。完善知識產權支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作體系,優化專利導航服務,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充分發揮專利在支撐綠色技術和未來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促進開辟新領域新賽道,打造新質生產力。深入實施商標品牌價值提升行動和地理標志助力鄉村振興行動,提高供給質量,促進擴大內需。三要優化知識產權運營服務。推動全國知識產權運營服務平臺體系互聯互通、開放共享。探索開展知識產權金融綜合試驗區建設。全面實施專利開放許可制度,完善專利權轉讓登記工作機制,鼓勵探索專利開源。

(四)全面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一要健全大保護工作格局。深入落實《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及其推進計劃,出臺《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工程實施方案》,高標準建設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持續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和創新環境。二要持續提升行政保護水平。穩步推進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網絡布局,加強對商標、專利等領域執法工作的專業指導,健全行政保護與司法保護銜接機制,加強專利行政裁決工作。印發地理標志統一認定制度實施方案,實現“一口進、一口出”。三要加強知識產權涉外風險防控。完善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工作網絡,更好維護知識產權領域國家安全。

(五)全面提升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效能。

一要深入實施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普惠工程。擴大公共服務機構和網點規模,啟動第二批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標準化城市建設。扎實做好世界銀行全球營商環境評估知識產權相關工作。二要強化知識產權服務數字化支撐。加快建設國家知識產權保護信息平臺。持續增加開放共享的數據種類。進一步支持自主可控知識產權數據庫建設。三要加快推進知識產權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健全專利商標代理質量監測和信用評價機制,出臺以質量為導向的代理服務招標指引,加快推進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和出口基地建設。

(六)全面提高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水平。

一要深化“一帶一路”知識產權合作。辦好第三屆“一帶一路”知識產權高級別會議,謀劃開展更多務實合作項目。引領金磚國家知識產權合作擴容,充實中國—東盟等知識產權合作內容。二要深度參與全球知識產權治理。全面參與外觀設計法條約外交會議和知識產權與遺傳資源外交會議。辦好中國加入《專利合作條約》(PCT)30周年紀念活動。三要持續完善對外合作布局。主辦中歐、中法、中日韓局長會和中蒙俄知識產權研討會等機制性會議。推進數據知識產權和地理標志國際合作。加強對地方知識產權國際合作的統籌指導。

(七)全面夯實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基礎。

一要持續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以機構改革為契機,加強各級知識產權管理機構建設,優化組織架構,充實人員力量,提升管理效能。要加強央地協同,建立商標審查協作考核評價機制。二要扎實推進人才隊伍建設。常態化開展地方知識產權行政管理人員輪訓,提升全系統干部人才專業化水平。加快推進知識產權特色智庫建設,加強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研究。推動高校知識產權專業學位建設,加強國際化人才培養。三要深化知識產權文化建設。創新舉辦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加強知識產權政策解讀和輿論引導,講好中國知識產權故事,厚植知識產權文化理念,增信心、穩預期、鼓干勁。

(八)全面加強黨建和黨風廉政建設。

一要強化政治機關意識,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持續抓好理論學習,更加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二要嚴格正風肅紀,一體推進“三不腐”。要以“永遠在路上”的清醒與堅定,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加強黨的紀律教育,筑牢思想防線、守住廉潔底線。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持之以恒糾“四風”樹新風,加快建設有知識產權領域特點的廉潔文化。三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自覺接受駐總局紀檢監察組監督,深化全面從嚴治黨會商,加強協同聯動,形成工作合力。層層壓緊壓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建立完善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考核制度機制,持續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

同志們,新起點新征程,目標催人奮進,使命重任在肩。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認真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機構改革為新的起點,奮發有為從頭越,奮力踏上新征程,全面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更多知識產權力量。

欧美亚洲肥熟香蕉,久久高清激情欧美,久久久久影院美女国产主播,日本大香伊蕉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 |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看 | 一区二区三区色色色色色 | 亚洲国产在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大胸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