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底前加速轉化一批高價值專利——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如何推動這項部署有效落實?專利轉化運用工作是重要抓手。
截至2023年底,我國國內高校和科研機構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合計占國內有效發明專利總量的1/4。與此同時,作為經濟“毛細血管”的中小企業對專利轉化有著強烈的需求。
2023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要求梳理盤活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以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近期,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有關部門共同制定了《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盤活工作方案》(下稱《工作方案》)及《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計劃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兩項配套政策。2月27日,國家知識產權局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上述兩個方案相關內容,并表示將從供需兩端出發,推動專利成果更好更快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盤活高校科研機構存量專利
“高校和科研機構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專利轉化運用的重要力量。但是,目前高校及科研機構專利成果‘不愿轉’的顧慮、‘不會轉’的現象仍比較普遍,梳理盤活有價值卻被閑置的專利成果是推進專利轉化運用的重要任務。今年1月,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科學院7個部門,按照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的總體部署要求,出臺了《工作方案》。”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司司長王培章介紹,在總體目標思路上,《工作方案》強調要充分調動各類經營主體和專業服務機構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從盤活存量和做優增量兩方面發力。同時,《工作方案》提出,到2024年底前實現全國高校和科研機構未轉化有效專利盤點全覆蓋,2025年底前加速轉化一批高價值專利,推動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利產業化率和實施率明顯提高。
“近5年來,高校專利轉讓及許可合同數量從6000多項增長到2.1萬余項,轉化金額從33.9億元增長到110.1億元。但面對國家戰略和產業發展需求,高校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效益還有待提升,特別是高校源頭創新的重大潛力還未充分釋放,需要推動高校科技創新成果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李楠表示,教育部將結合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有關要求,重點推動高校存量專利盤活工作,全面梳理盤點存量專利,進行評價分類,開展精準對接,促進存量專利轉化運用;加強需求導向的制度性產學研合作,建立健全以產業化前景分析為核心的專利申請前評估制度,從源頭上提升新增專利的質量,促進高校更多的科技創新成果更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新質生產力,為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科學院去年10月對全院存量專利開展了系統分析,摸清存量專利情況,并利用公開數據進行了初步評估分級。中國科學院發展規劃局副局長武斌介紹,《工作方案》印發后,中國科學院第一時間作出部署,制定了工作舉措。該院對專利實行分級分類管理,對無轉化或保護價值的專利,及時終止維持;對市場需求潛力較大、具有應用價值的專利,通過開展專場推介、成果路演等對接活動,促進轉化;對適用廣泛、適合多方實施的專利,推動開放許可和托管運營;在能源、信息、材料、生命健康等優勢領域,注重與企業聯合攻關推動轉化應用。同時,該院充分利用國家專利導航綜合服務平臺,按要求在平臺登記入庫,通過平臺開展精準對接,根據企業反饋進行二次開發,推動專利成果加速轉化運用。
夯實中小企業專利產業化基礎
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有創新活力,經濟高質量發展才能有堅實的基礎。目前,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等4個部門制定了《實施方案》,將于近期印發實施。《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通過知識產權普惠服務促進中小企業專利產業化能力水平整體提升;重點培育一批以專利產業化為成長路徑的樣板企業,形成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專利密集型產品。
王培章介紹,《實施方案》的總體思路是:以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為主線,強化知識產權普惠服務,在此基礎上篩選一批高成長性的中小企業,建立專利產業化樣板企業培育庫,按需匹配知識產權、產業、金融等惠企政策,探索形成以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的有效路徑,并進一步帶動科技型中小企業專利產業化水平整體提升。
“目前專利產業化的困難和堵點,是供需雙方缺乏有效對接,供方‘說不清’,需方‘聽不明’,缺少發明人團隊、轉化服務機構全程跟進服務。”王培章表示,為此,《實施方案》強調,在實施過程中圍繞專利產業化全鏈條,注重發揮公共服務與市場化服務的疊加效應,探索構建供需匹配、精準對接、協同高效、運行順暢的專利產業化服務體系。
就如何以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武斌帶來了中國科學院的經驗。他表示,該院積極推廣以需求為導向的技術研發管理模式,從源頭加強科技創新與企業應用深度結合;積極探索許可、轉讓等多種轉化方式,與企業需求相適應,促進轉化運用。如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探索了附條件許可轉化模式,通過與企業深度融合,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單位積極開展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工作,探索了“先賦權后轉化”“先賦權后獨享”等轉化新模式,拓寬了成果轉化的路徑,提高轉化運用效能。
隨著《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深入實施,未來,我國大量存量專利將迸發出怎樣的經濟發展活力,十分值得期待。
| 日韩一本一区二区三四区 | 在线看r级电影一区二区 | 日韩午夜福利视频100集 | 午夜看片a福利观看 | 午夜丰满少妇性开放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