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在引進海外技術時應當重點關注:
了解產業技術發展趨勢和方向,定好技術引進方向。結合區域產業發展資源和企業技術比較優勢,分析實施企業未來發展對相關技術知識產權的需求,判斷哪些技術和知識產權企業可以自行創造,哪些須由外部引進。
確定擬引進技術的目標企業。評估擬引進技術的知識產權權利人,考察其技術優勢,初步判斷合作可能性和可能的共同利益,確定引進技術的優選合作對象。
考察目標企業所屬地區有關技術出口管理的政策法規。評估這些政策法規對引進技術的范圍限制和程序要求。
確定擬引進技術的知識產權范圍。對可能引進的知識產權進行辨析選擇,確定擬引進的知識產權組合清單,包括:梳理與引進技術相關的知識產權,明晰目標企業是否擁有對清單知識產權的所有權和可處置權、知識產權的法律有效性和保護期限,評估知識產權布局完整性,了解知識產權許可與被許可情況、知識產權合同義務情況,并進一步確定這些技術的知識產權與本企業已有知識產權的互補性。
評估擬引進技術的知識產權風險。風險主要集中在知識產權權利不穩定和不可執行風險、知識產權侵權風險、既往合同違約風險三個方面。
評價擬引進技術的知識產權價值。主要包括法律維度(如知識產權穩定性和保護強度、是否屬于核心專利、對第三方知識產權的依賴性等)、技術維度(如技術所處的生命周期、技術先進性、技術可實現性、技術可替代性、技術成熟度等)、市場維度(如市場化程度、對產品市場競爭優勢的貢獻度、市場占有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