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維權 專利預審 侵權

印度的《競爭法》制度和專利池

作者:來源:中國保護知識產權網瀏覽次數:發布時間:2024-08-02

背景概述

目前,在一個相當微妙的平衡環境中,知識產權世界正在蓬勃發展。作為知識產權的基石,專利讓發明人們可以在一段時間內獲得有關其創造成果的臨時性專有權利,從而促進創新事業。然而,這種專有權利也可能成為一種障礙,例如阻礙競爭以及限制客戶的選擇。上述情況讓《競爭法》有了用武之地,這部法案旨在確保打造出一個公平且健康的市場以實現技術進步。《競爭法》與知識產權之間的相互作用,特別是在涉及專利池的情況下,往往會體現出法律政策中的復雜性和動態性。這些專利池的作用就是協調有關各方的工作成果,讓來自不同發明人的專利匯集在同一把保護傘之下。盡管這種“簡化了訪問多項發明”的方式似乎能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但是從《競爭法》的角度來看,專利池也引起了人們的各種擔憂。2002年的《競爭法》旨在通過規范企業之間的反競爭行為來維持市場競爭。2002年《競爭法》的主要目標是阻止出現那些可能會損害消費者福利并阻礙競爭的壟斷行為、壟斷利益集團以及其他反競爭的行為。另一方面,專利池則是將來自多個實體的專利合并到一個儲備池中,從而允許有關各方在無需單獨展開磋商的情況下獲取并使用其中的專利。此舉可以簡化技術的共享流程,降低訴訟成本,并通過讓新加入者更容易地獲得新技術來促進新的創新工作。然而,這也可能對競爭環境帶來重大的挑戰。如果不加以嚴格的監管,這也可能會成為開展反競爭行為(例如操縱價格以及形成壟斷聯盟等)的工具。本文將深入探討出現在印度的專利池、專利池可帶來的好處以及專利池的反競爭問題。

專利池與1970年《專利法》

印度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專利池在這里仍然是一個相對較新的概念。人們將專利池看成是一種潛在的解決方案,可以為包括醫療保健在內的各個領域中的多項發明提供訪問權限。世界衛生組織(WHO)曾建議使用專利池這樣一種高效的工具來讓人們更加簡單地獲取到救命藥物以及療法。除此之外,在診斷乳腺癌以及開發用于治療HIV、瘧疾、新冠肺炎等疾病的藥物的過程中,專利池也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國際藥品采購機制(Unitaid)組建了藥品專利池(MPP)。這個聯合國的國際組織積極投身于打造專利池的事業,以確保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國家能夠獲得藥品。該機構與多個藥品開發商簽訂了許可協議,以允許仿制藥的制造商在部分較為貧困的國家中開發和銷售仿制藥。

同時,MPP還開發出了像MedsPal這樣的在線數據庫,其中包含有關專利基本藥物,新冠肺炎疫苗的知識產權狀態的信息。

此外,WHO還與哥斯達黎加合作啟動了一個專利池,即新冠肺炎技術獲取池(C-TAP)。C-TAP提供了一個統一的全球平臺,在其中新冠肺炎疫苗、診斷工具和其他醫療產品的開發商可以與獲得認證的制造商分享其知識產權、知識和數據。

在印度,印度政府曾頒布了1970年《專利法》。盡管該法案對專利事務作出了規定,但是卻沒有明確提到專利池。然而,1970年《專利法》的第68條是允許開展專利轉讓或者許可工作的,其要求包括特許權使用費和期限在內的所有條款和條件均應是書面成文的且需要由有關各方完成簽署。1970年《專利法》的第69條規定,轉讓協議必須進行注冊并納入到專利登記簿中。如果某一方未能成功獲得自愿許可的話,1970年《專利法》第84條可允許在特定的條件下進行強制許可,從而為專利池的構建提供了條件。另一方面,1970年《專利法》第140條提到了某些不能包含在許可協議中的條件,并對有關各方施加了限制。因此,盡管1970年《專利法》沒有具體提及專利池,但卻間接地提供了一種能夠支持組建專利池的框架。

專利池產生的競爭促進效應

減少訴訟

專利池可以顯著地減少專利侵權訴訟數量。通過建立起一個清晰的許可框架,各家企業能夠避免陷入到代價高昂的法律糾紛之中,并且可以專注于新技術的開發工作。

協助被許可人提升效率

企業可以利用單一的專利池來獲得更加廣泛的專利,而無需再與單獨的專利所有人分別進行許可磋商。這為被許可人節省下了時間與資源。

加快產品開發流程

通過簡化許可流程,專利池可以加快新技術的開發與商業化進程。

標準化

從建立行業標準的角度來看,專利池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將必要的專利匯集到一起,它們確保了不同產品之間的兼容性以及通過匯集必要的專利,它們確保了不同產品之間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專利池引起的反競爭問題

盡管專利池能夠帶來多項好處,但是其也存在著有關反競爭的問題,具體如下。

定價

專利池可能會造成價格壟斷,即所有參與的公司就定價達成一致意見,從而減少了競爭。這種對價格進行操控的行為可能會損害到消費者的利益,并使價格維持在一個高于正常競爭市場環境的水平上。

控制市場

那些占據主導地位的公司可能會利用專利池來限制新的競爭者入局,從而控制住整個市場。此舉會產生一種壟斷型的市場結構,即由于少數公司控制著市場,因此消費者的選擇越來越少,同時價格也可能會出現上漲。

串通風險

專利池有助于參與公司之間進行串通或者共謀,從而導致競爭的減少以及價格的上漲。這種串通可能會破壞市場。

這種串通可能會破壞市場動態,降低價格的競爭力,并限制消費者的選擇。

專利使用費的疊加

某一個專利池中的多項專利會產生較為復雜的專利使用費結構。由于合規和許可問題帶來了高昂的成本,因此這種復雜性可能會阻止企業進入到市場或開發新產品。

限制技術進步

集體控制關鍵專利的行為可能會降低開展創新的競爭壓力,從而阻礙技術進步。企業可能會放慢前進的腳步,選擇依靠專利池,而不是繼續突破技術的界限。

專利池與2002年《競爭法》

印度的2002年《競爭法》旨在確保公平的競爭環境。2002年《競爭法》第3條提到了反競爭協議,其中包括橫向協議(即從事相同或類似商品和服務貿易的企業之間所簽訂的協議)以及縱向協議(即供應鏈不同層次的當事方之間所簽訂的協議)。由于此類協議對競爭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因此是無效的。2002年《競爭法》第3條5款允許施加合理的條件來保護知識產權(這不會被看成是一種反競爭的行為)。該條款采納了一項原則,即為保護知識產權而施加的合理條件不具備反競爭性。不過,2002年《競爭法》并沒有給出“合理條件”的定義。

因此,盡管2002年《競爭法》已經提供了一個可用于解決反競爭問題的框架,以及可防止出現市場支配地位并確保公平競爭的措施,但是只有在專利池中的專利所有人濫用其支配地位并設置了限制市場競爭的不合理條件時,人們才能使用這部法律。德里高等法院在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起訴CCI11一案中也采取了類似的立場。該法院認為,1970年《專利法》是用來處理專利相關事務的專門立法。

結語

總而言之,競爭法制度與專利池之間的相互作用對于平衡創新激勵和市場競爭而言是至關重要的。通過匯集多個專利所有人的專利并提供集體許可費,專利池能夠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降低訴訟成本,并最終促進技術的廣泛應用。然而,有關各方必須謹慎地管理好這些行為,以避免出現反競爭行為,如合謀定價、市場控制、串通風險等。2002年《競爭法》在監督和管理專利池的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確保它們不會影響到競爭。然而,這里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監管框架,以確保專利池以透明和公平的方式運作,并且專利許可的條件能夠促進創新和保障消費者利益,不會對競爭產生任何不利的影響。(編譯自www.mondaq.com)

欧美亚洲肥熟香蕉,久久高清激情欧美,久久久久影院美女国产主播,日本大香伊蕉一区二区
中文文字幕文字幕亚洲色 | 免费成人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最新国产精品大片在线播放 | 亚洲一级淫片在线免费 | 婷婷六月综合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