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知識產權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加強知識產權工作頂層設計,深化知識產權領域各項改革,引領知識產權事業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形成一系列標志性成果,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知識產權發展之路,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截至今年6月,我國國內發明專利有效量達到442.5萬件,其中,權利人是企業的發明專利占比提升到72.8%,企業創新更加活躍;國外在華有效發明專利和有效注冊商標量分別達到91.9萬件和213.5萬件,保持穩定增長;今年上半年全國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利轉讓許可次數同比增長22.2%……
7月2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一系列知識產權領域改革發展成效呈現在眾媒體面前。
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部署了多項知識產權改革任務,其中明確,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這項任務如何推進?
“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知識產權工作的高度重視,凸顯了知識產權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在發布會上表示,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在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認真研究貫徹落實舉措,擬重點從3個方面開展工作,持續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推動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
首先,要圍繞更好地激勵創新深化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改革。要立足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理念,進一步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加強知識產權法治保障,完善懲罰性賠償制度,構建大保護工作格局,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要積極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國際合作全鏈條,促進專利、商標、地理標志、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數據知識產權的綜合運用,發揮綜合效益。要聚焦破解“卡脖子”技術難題,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專利審查支撐,大力促進專利轉化運用,助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創新投入與產出的良性循環,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其次,要圍繞更好地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化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改革。要立足更好統籌協調涉外知識產權事宜,深度參與知識產權全球治理,推動完善知識產權國際規則,促進制度型開放。要堅持對內外資企業的知識產權一視同仁、同等保護,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更大力度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匯集,促進更大規模利用外資,助力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要積極指導外向型企業做好海外知識產權布局,加強海外維權援助力度,切實維護我國企業海外合法權益,助力企業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
第三,要圍繞更好地促進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深化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改革。要依法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的知識產權,堅決懲處各種知識產權侵權違法行為,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推動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促進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要推動知識產權與各類生產要素深度融合,充分激發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和數據等生產要素活力,讓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暢通流動。要健全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的體制機制,堅持強化部門協同和區域協作并舉,加強頂層設計與鼓勵基層探索并重,促進知識產權與國家戰略、區域戰略、行業戰略的深度協同,實現良性互動,提供有力支撐。
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知識產權支撐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知識產權作為激勵創新的基本保障,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著重要的制度供給和技術供給。這在此次發布會中得到充分顯現。
持續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依法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的知識產權,是以法治方式激勵創新、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有效手段。其中,嚴格保護知識產權相關問題受到外資企業普遍關注。
“我們堅持做到對內外資企業的知識產權一視同仁、同等保護。”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胡文輝表示,國家知識產權局在全國建設了115家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其中備案的外資和合資企業超過了5000家,提供了與國內企業同樣的快速協同保護服務。去年以來,國家知識產權局相繼妥善處理了涉及美國、德國、法國、意大利、泰國、丹麥等國家相關企業的多起知識產權糾紛,得到了外資企業的高度評價。截至今年6月,國外在華有效發明專利量和有效注冊商標量同比分別增長了3.9%和3.8%,顯示出國外企業對中國的市場高度重視,對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充滿信心。
數據打破了傳統生產要素的質態,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優質生產要素。2023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 GDP比重達到10%,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與此同時,2023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的發明專利授權量達到40.6萬件,占同期全社會發明專利授權總量的四成半,近五年年均增速達到21.0%。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副局長、戰略規劃司司長葛樹介紹,近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立足知識產權職能,積極探索構建數據知識產權保護規則,助力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初步成效。國家知識產權局制定了數據知識產權登記管理規范,設計了全國統一的數據知識產權登記證書,加快建立全國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平臺,開發相關的信息化系統,為在國家層面開展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做好必要準備。
產業是新質生產力的載體,科技成果只有實現產業化才能轉變為現實生產力。今年上半年,全國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利轉讓許可次數達到了2.3萬次,同比增長22.2%。
圍繞重點產業的知識產權強鏈增效,國家知識產權局認真落實《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部署要求,近期會同有關部門出臺了《關于推進重點產業知識產權強鏈增效的若干措施》。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司司長王培章介紹,各部門將積極構建產業協同發展機制,引導鼓勵龍頭企業和重點園區建設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指導組建產業知識產權創新聯合體,推動知識產權聯合創造、協同運用、共同保護和集成管理。鼓勵構建重點產業專利池,制定發布工作指引,強化專利池整體布局,促進產業協同發展。
“剛剛勝利召開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就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大部署。我們將認真抓好貫徹落實,持續提升知識產權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更好發揮知識產權在激勵全面創新、促進產業轉型、優化營商環境和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為加快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作出知識產權的更大貢獻。”申長雨表示。
| 日韩欧美高清在线 | 在线911精品亚洲 | 亚洲人成网站高清观看 | 日本亚洲欧美高清专区vr专区 | 在线观看成a人亚洲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