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有大樹的挺拔,小草有小草的堅韌。在我國,數以萬計的中小企業好似經濟的“毛細血管”,它們聯系千家萬戶,是推動創新、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要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支持,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近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強化部門間協同協作,整合區域優勢資源,提升服務支撐效能,積極推動中小企業走好從科技強、專利強,到企業強、產業強的創新發展之路。
12月23日,國家知識產權局舉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開展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服務促進中小企業成長發展的工作進展。
政府搭臺,精準“輸血”
2023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將“以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作為重點任務進行部署。
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司司長王培章在發布會上介紹,近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持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不僅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等4部門,印發《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計劃實施方案》,采取“普惠服務+重點培育”相結合方式,促進創新資源要素有序流動和高效配置,助力中小企業加速成長壯大,還聯合6部門出臺《關于加快推進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推廣轉化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支持企業圍繞技術升級和產業競爭需求,加大專利技術引進和產業化力度。今年7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關于全面推進專利開放許可制度實施工作的通知》,拓展專利轉化運用的模式和渠道,通過實施“一對多”許可,便利中小企業獲取專利技術。此外,國家知識產權局還聯合5部門印發《建立財政資助科研項目形成專利的聲明制度實施方案》,推動財政資助科研項目成果向中小企業加速轉化。
一系列為中小企業“量身定制”的政策措施相繼出臺落地,不斷激發著企業創新活力,持續優化的知識產權普惠服務也為中小企業發展注入“強心劑”。
近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持續完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王培章介紹,目前,我國國家級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達到474家,地市級綜合性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機構覆蓋率超過50%,各地公共服務機構累計服務中小企業等經營主體超300萬次。為了進一步拓展中小企業專利轉化對接平臺和渠道,今年以來,國家知識產權局圍繞專利轉化運用組織各類活動1.6萬多場次,其中路演推介活動6000多次,推動2萬多件專利實現落地轉化或達成合作意向。針對中小企業發展中的共性、難點問題,國家知識產權局還指導各地因地制宜匹配知識產權、產業、金融等各類支持服務舉措600多項,幫助中小企業便捷高效獲取政策、技術、資金等扶持,加速專利產業化成長進程。
創新引領,強化“造血”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
“專精特新的靈魂是創新,知識產權作為企業創新成果最直接的體現,是考察企業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和關鍵依據。”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副局長商超介紹,不久前,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在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創新能力和成長性等方面設置23個指標,其中,知識產權被作為專精特新評價指標體系中的關鍵核心指標。
近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積極服務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取得了不俗成績。截至2024年11月,我國國內有效發明專利中企業專利所占比重達到73.5%,較上年同期提高了2.5個百分點,這其中相當多的專利都來自中小企業。最新調查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中小企業的有效發明專利中,獨立研發產生的比例為75.3%,較上年提高3.9個百分點;2023年,新增獲得發明專利授權的國內企業中,中小企業占比超過9成,是專利創新的重要動力源泉。
在此基礎上,國家知識產權局還通過擴大備案覆蓋面、優化認定工作、加強宣傳推廣等一系列舉措大力支持中小企業培育專利密集型產品,進一步助力中小企業發展壯大。王培章介紹,在擬認定的2024年度專利密集型產品中,76%出自中小企業,年度總產值超過3100億元,增幅超20%。
除了需要加大自身研發投入,中小企業創新發展也需要加強專利技術供給。高校和科研機構是專利轉化運用的主要供給側。在推動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利轉化運用方面,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各部門各地方,以產學研為紐帶,推動中小企業與高校和科研機構強化協同創新和技術對接,從供需兩端推動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以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加速成長。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1月,全國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利轉讓許可5.5萬次,同比增長19.1%。
但同時,調查還顯示,中小企業在專利創新和產業化方面仍面臨缺乏資金、設備、場地和專業人才等困難。“國家知識產權局將繼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深入開展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不斷優化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持續營造良好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助力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為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國家知識產權局新聞發言人、戰略規劃司副司長(主持工作)梁心新表示。
金融支撐,助力“活血”
中小企業普遍規模小、抗風險能力較弱,長期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可為其帶來資金流轉的“活水”。
王培章介紹,在促進企業知識產權價值實現方面,國家知識產權局深入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在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全面開展知識產權質押登記全流程無紙化辦理,簡化辦理手續。今年前三季度,面向中小企業的普惠性貸款惠及企業2.6萬家,占惠企總數的80%,有力支持了創新型中小企業運用知識產權融資發展。
“知識產權是科技型企業的核心資產,也是衡量企業創新能力的重要評價指標,有效發揮其融資功能,對于拓寬科技型企業融資渠道具有重要意義。”中國人民銀行信貸市場司副司長余劍表示,中國人民銀行將與國家知識產權局、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等部門密切協作,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引導作用,加快知識產權評估和交易流轉體系建設,支持金融機構圍繞專利產業化特征開發金融產品,助力中小企業健康成長、創新發展,促進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新質生產力。
“下一步,國家知識產權局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作,加大對區域協同發展的支持力度,聚焦中小企業在專利轉化運用過程中的需求,強化政策扶持,完善服務體系,匯聚各方力量,共同推進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為中小企業走好專利產業化成長之路提供有力支撐。”王培章表示。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20 | 亚洲成AV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 香蕉精品偷在线观看 | 欧美一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